无障碍 政务服务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Русский 한국어 日本語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政策解读

《加大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
提升防范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市建委

[监督评价] 时间:2022-05-29 10:03 来源:
【字体:

  一、起草背景
  2020年,我市遭遇了罕见台风和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情况,对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供水、供气、供热等民生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考验;2021年,国内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洪涝灾害,造成较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挑战,补足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防范自然灾害能力,按照吉政办发〔2020〕3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按照“补短、强弱、提质”的总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有关工作:第一阶段,在“十四五”规划期内,完善城乡电、水、气、热、通信、交通设施薄弱环节,实现补短补断补缺保基本,提高主要基础设施的保障水平;第二阶段,在巩固前一阶段工作成果基础上,对标同期国家标准体系和质量要求,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实现全面达标,对具备条件的基础设施,结合实际适度推行深度提质提标。
  三、主要任务
  一是供电基础设施。围绕加快推进电网建设、加强供电设施运维、提升供电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二是供水基础设施。围绕加速开展水厂新建扩建工程、实施供水设施改造、完善供水管网漏水预警系统、增设供水供电电源、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三是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围绕提升排水设施系统化水平、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排水设施日常运营维护、提升排水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四是供气基础设施。围绕加快推进储气能力建设、开展智慧燃气项目建设、加强供气设施日常运营维护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五是供热基础设施。围绕提高供热保障能力、提高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六是通信基础设施。围绕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强通信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七是交通基础设施。围绕完善民用机场网络布局、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内通外联的公路网建设、加强交通设施日常运营维护、提升交通设施应急保障能力、提高保障队伍应急水平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
  四、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六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长春市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强化工作措施,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梯次化推进、市场化运作、机制化协作、平台化监管推进工作。三是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行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四是争取多方支持,加强与省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衔接,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各类规划,争取各类资金补助。五是注重队伍建设,加强相关领域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六是强化督导落实,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加快推动落实。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