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推进长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长春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吉林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依据,结合长春实际,明确了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为“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
一、起草和出台过程
《规划》经历了重大课题研究、基本思路形成、规划框架起草几个阶段,2021年4月中旬形成初稿,依据国务院《“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吉林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进行多次修改,完成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法律咨询和合法性审查工作,于2021年12月10日,经市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2月27日以市政府文件印发。
二、基本内容
《规划》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1.编制背景。系统回顾了“十三五”时期长春市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短板,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市残疾人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总体要求。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发展目标,从宏观上为“十四五”时期的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
3.主要任务。围绕完善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进一步量化了各项指标,为“十四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4.组织实施。阐述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条件、监测评估等机制,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规划》共设8个专栏,其中,专栏1提出了长春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14项主要指标,专栏2至专栏8围绕残联助力乡村振兴、残疾人社会保障、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健康和康复服务、残疾人教育、残疾人文化体育和无障碍七个方面,提出45项具体措施,明确了“十四五”各项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方向。
三、主要特点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专项规划精神,又结合长春实际,推进政策延伸,打造特色亮点。“十四五”时期,将围绕“一主六双”战略和“两确保一率先”目标,全力服务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和民生福祉提质期工作大局,以残疾人民生保障的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高水平、能力素质的新提升、平等参与的新气象、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目标,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不断迈进。
1.织密筑牢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网。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加强重大疫情中残疾人的保护,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2.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以长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引领,着力打造“康复+”模式,推进康复、医疗、教育、科研相互融合,切实提高我市残疾人整体康复服务水平。
3.健全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坚持政策引领,升级优化长春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功能,加强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帮扶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4.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实施扶残助学项目,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和少年教育全覆盖。
5.大力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建立长春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发掘培养残疾人文化体育人才。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促进残疾人充分参与融入社会。
6.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完善惠残政策法规,支持残疾人参政议政,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发挥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实施公益助残项目,继续打造特色志愿助残品牌,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文件: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春市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