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0000"><span style="font-size: 6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ed; letter-spacing: 1.3pt; mso-font-width: 75%">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长府办发〔2004〕34号</font></p>
<p><hr color="#ff0000" />
</p>
<p style="font-size: 28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 font-color: #333">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font></p>
<p style="font-size: 28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 font-color: #333">加强机构改革中撤并部门及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3pt"></p>
</p>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p>
<p style="text-indent: 23pt">现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机构改革中撤并部门及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4]82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补充规定,请一并贯彻执行。</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一、成立长春市机构改革财产验收移交领导小组。组建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厅、监察局、编办、人事局、财政局、审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机构改革财产验收移交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机构改革中的财产验收移交工作。下设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别具体负责撤并部门、单位财产的验收、监督,办理资产移交、划转手续及剩余资产的处置、调剂工作。</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二、在机构改革中,凡决定予以撤并的部门(单位)都要进行财产清理移交工作,并负责财产清查核对、登记造册、封存、移交等具体工作。</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一)按要求组建财产清理移交小组,并将组成名单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二)财产清理范围包括撤并部门(单位)及其开办(尚未脱钩)的附属单位(包括内部宾馆、饭店、招待所、疗养院、幼儿园、礼堂、印刷厂、修理厂、副食基地、培训中心等)。</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三)撤并部门(单位)的财产清查包括经费、固定资产、备品及材料、对外投资、在建工程、债权债务等全部财产。</p>
<p style="text-indent: 23pt">(四)撤并部门(单位)统一使用由机构改革财产验收移交领导小组的制定财产清查盘点表、财产移交、处置通知书等表格。</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三、为保证撤并部门及单位的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整个财产验收移交工作,按以下规则处理:机构完全撤销的部门(单位),应将债权、债务处理完毕,经费结余上交财政部门;房产由机关事务管理局接收,除房产外的固定资产和备品及材料、对外投资、在建工程等上交财政部门的公务仓,按规定处理。撤销后合并组建的部门(单位),由新组建的部门(单位)负责接收财产和处理遗留的债权、债务。经费由财政部门按新编制人数,与撤并部门的预算执行截止日期相衔接,重新核定;办公用房由市政府办公厅根据新组建部门的机构编制,按规定重新核定;超过配备数量的房产由机关事务管理局收回,另行分配;超过配备数量的车辆由财政部门收回并交公务仓管理,另行分配。行政机构转为事业单位和改变隶属关系的部门(单位),按规定并比照上述规则进行处理。</p>
<p style="text-indent: 23pt">四、在机构改革中,任何部门(单位)不得隐匿经费、财产,不得自行改变其用途或转让、转借、调出、抵押、变更、私分,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名义提高开支标准,随意发放奖金、津贴、实物和纪念品。一经发现,按规定严肃查处。</p>
<p align="right">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p>
<p align="right">二〇〇四年七月十五日</p>
<p style="text-indent: 23pt">附件:</p>
<p style="font-size: 28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 font-color: #333">加强机构改革中撤并部门及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font></p>
<p style="font-size: 28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 font-color: #333">(吉政办明电[2004]82号)</font></p>
<p style="text-indent: 23pt"></p>
</p>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为加强对机构改革中撤并部门及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一、为加强机构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本级政府办公厅(室)、监察、编制、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的机构改革财产验收移交小组,由本级政府办公厅(室)牵头,财政、审计部门具体操作,并分设若干个工作组,具体负责撤并部门、单位财产的验收、监督,办理资产移交、划转手续及剩余资产的处置、调剂工作。</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二、在机构改革中,凡决定予以撤并的部门及单位,必须成立由本部门、本单位主要领导、财会人员、物资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组成的资产清理移交小组,并将名单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被撤并的部门、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后续工作,要在本部门、本单位资产清理移交小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由资产清理移交小</p>
<p style="text-indent: 23pt">组全面负责资产移交前的清查核对、登记造册、监督封存及办理财产移交等具体工作。</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一)冻结财物。自机构改革方案出台之日起,凡决定予以撤并的部门、单位,除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必须支付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外,对其结余资金、固定资产、库存材料、有价证券等予以冻结。</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二)盘点资产。对在用和库存的固定资产、备品及材料要逐件清理,借出的要全部收回,有损坏的要按价赔偿;出租资产合同期满的要全部收回,未到期的必须手续完备;对外投资和持有的股权也要进行登记。</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三)清理往来。对往来款项要逐笔清理、核实、结清,因客观原因暂不能结清的,债务方须出具欠款证明,完备手续。</p>
<p style="text-indent: 23pt">(四)核对资金。对在各银行开设的帐户要与开户行进行核对,存款余额、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要逐项清点核实。要与财政及有关部门核对拨入经费及专项资金等预算指标及资金拨付情况,并经财政及有关部门确认后,办理经费预算调整手续(具体调整划转办法另行通知)。</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五)登记造册。在对各类资产进行清理核对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登记,编制资产清册,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p>
<p style="text-indent: 23pt">(六)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通过清理核对,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帐务处理后,填报有关报表,交本级政府财产验收移交小组验收并办理相应的资产划转手续。</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三、被撤并部门、单位的资产移交划转工作,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一)对被撤销部门、单位的资产,经验收合格后,由被撤销部门、单位的资产清理移交小组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对应划转的资产由被撤销部门、单位的资产清理移交小组与接受部门、单位办理具体移交手续,本级政府验收移交小组负责对移交工作进行监督。剩余资产交同级财政公务仓统一管理,并按规定程序处置。</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二)对进行合并的部门、单位的资产,经验收合格后,由合并部门、单位资产清理移交小组和并入部门、单位共同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由合并双方办理具体移交手续,本级政府验收移交小组负责对移交工作进行监督。原则上合并部门、单位的资产整体划转给并入部门、单位,但本级政府特别征用的,交同级财政公物仓统一管理,并按规定程序处置。</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三)转为事业单位和改变隶属关系的部门、单位,其资产经验收合格后,由同级财政部门办理无偿划转手续。本级政府特别征用的,交同级财政公物仓统一管理,并按规定程序处置。</p>
<p style="text-indent: 23pt">四、对被撤并部门、单位的资产,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处置,不准随意变卖、调拨、转让或转经营、出租、出借;确需开支或动用的,需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数额较大的要报本级政府审批。严禁借机构改革之机突击花钱、变相发放或私自转移钱物;严禁抽逃资产、资金、隐匿财产或捏造债权债务、逃避债务,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p>
<p style="text-indent: 23pt">五、各级监察、编制、人事、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机构改革中国有资产的管理,支持、帮助、指导、监督机构改革中资产清点移交工作。发现有违规转移、擅自处置国有资产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要按照《中共吉林省纪委吉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监察厅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监察部关于严明纪律切实保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的通知》(吉纪发[2003]5号)严肃处理。</p>
<p align="right">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p>
<p align="right">二〇〇四年五月二十七日</p>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