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政务服务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Русский 한국어 日本語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社会民生

秸秆打包 变废为宝

时间:2025-11-26 09:46 来源:
【字体:

  初冬时节,农安县合隆镇抢抓秸秆离田关键农时,有序推进机械化打包回收工作,将废弃秸秆转化为绿色资源,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生态友好、农民增收”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全镇13.32万余亩秸秆离田任务已完成93%,将于11月底全部结束。
  在合隆镇广袤的田野上,68台先进打包设备开足马力、往返穿梭。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散落田间的金黄色玉米秸秆被迅速吞入、粉碎压实,转眼间“变身”为一个个规整坚实的圆形草墩。“10月下旬以来,每天能打600—700个草墩,运出去一包能卖几十元钱,真正实现了‘打包变钱’。”锦泽公司农机手小王一边操作机器一边介绍。
  这些秸秆“宝贝”有着多元去向。11月11日一大早,谷家岭村一处生物质锅炉房内,满载秸秆包的车辆陆续抵达,工作人员逐一登记后将秸秆包码放成垛。吉林靖华热力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岩介绍,企业采用生物质锅炉环保供热,用秸秆替代燃煤为该村3个小区近2000户居民供暖,一个采暖期就需消耗1万吨秸秆。而秸秆燃烧后的灰烬作为天然钾肥,已成为农资企业争相回收的“香饽饽”,实现了秸秆肥料化利用。
  对于养殖户而言,秸秆包更是饲草良方。“今年打了不少草墩,家里多头繁殖母牛一年的饲草就不愁了。”合隆镇养殖户王茂刚站在整齐的草墩前喜笑颜开。
  近年来,合隆镇以科技赋能农业绿色发展,培育6家专业打包主体,构建起“秸秆综合利用—打包加工—绿色回收”的完整产业链。这一模式既从源头上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又推动了种植业与生态可持续利用有机衔接,让昔日的“废弃物”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资源”,为当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