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绿园区银融社区居民王学峰遇到的闹心事解决了,这让他忍不住对社区综治中心竖起大拇指。
原来,前不久,王学峰家楼上的邻居在装修时改造卫生间,不慎打穿了楼板,他和邻居沟通数次无果,满心无奈。后来,社区综治中心搭建的治理网络平台发挥了作用。王学峰将问题上报到网格微信群,第二天,社区综治中心便介入协调,多次督促楼上住户修复楼板并开展安全检测,还安排专人跟进,直至问题彻底解决。王学峰对此赞不绝口,他感慨道:“遇上难题,还得靠社区帮忙!”
问题高效解决的背后,离不开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市深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锚定综治中心这一关键枢纽,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功能,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2023年,长春市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成为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绿园区银融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丹介绍,该平台让社区工作从纸质化迈向数字化,信息收集渠道更广、处理速度更快,居民诉求能够得到快速响应,满意度也节节攀升。“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治理模式渐趋成熟,社区化解小矛盾游刃有余。
不仅如此,我市还在综治中心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探索三级综治中心指挥一体化、工作集成化、力量多元化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联调联动,实现了基层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种深度融合的治理模式,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信任感与满意度日益提升。
在二道区综治中心,“善治安处,善理常宁”综合研判指挥平台备受瞩目。1月2日,二道区综治中心主任王眸演示了平台的应用方法,只见他轻点鼠标,屏幕显示出一组信息,矛盾纠纷处理流程一目了然。平台精心设计矛调登记、矛调办理、矛调沙盘、全域矛调四大模块,将纵向的12345投诉、群众主动求助、主动排查案件,以及横向的各部门转办案件等信息汇集到一起,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平台还将案件细分为18大类,借助可视化图表精准统计分析,依据纠纷类型、办理进程,有针对性地强化重点领域整治,及时调配跟进力量,以大数据驱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借助智能信息平台,二道区综治中心整合政法委、信访局、市监、公安等多方力量,搭建起庞大的联动体系,成为百姓矛盾化解的“终点站”。居民在这里既能咨询法律问题,又能模拟诉讼,自主选择调解或诉讼路径,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高效便捷的治理服务触手可及。
二道区综治中心自2023年11月30日投入运行以来,已经调处矛盾纠纷11674件,全域化解率达99.74%。王眸介绍说:“通过社区选举,中心建立起一支由505名兼职人民调解员、2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队伍。他们既解群众‘急难愁盼’,又当普法先锋。”专职调解员徐文学坦言:“调解员就是要在案子不够立案、法院受理之前,从中斡旋,化解矛盾,同时还要给老百姓普法,避免产生新的矛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迈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