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关键期,民营经济的活力释放是衡量振兴成色的重要标尺。10月10日,长春市“银企对接促发展 金融助力赋新能”融资服务大会如期召开,政府、银行与企业三方“面对面”,为企业搭建起加速发展的平台。
为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动能,长春在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的基础上,针对民营企业“融资慢、成本高、担保难”等共性梗阻,以机制创新重构金融服务体系——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支持企业融资6条措施,以“财政搭台、金融唱戏、机制破题”的创新思路,叠加利率让利、数字赋能、担保创新的“组合拳”,让金融活水从“细流”变“涌流”,探索出城市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径。
“政园银担”筑牢稳企压舱石
金融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撬动金融资源敢向民企流、愿向民企流。措施从园区普惠、产业靶向、担保创新三个维度构建金融服务体系,以“真金白银”的支持与便捷高效的服务,推动政策直抵民企发展痛点,筑牢稳企压舱石。
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市委金融工委副书记刘向国表示,措施出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直面民营企业融资需求,通过开展政银合作、多方协同发力,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营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提高贷款便利度,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在北湖科技园、长智光谷产业园等7个试点园区,长春借鉴深圳“政园银担”融资新模式的相关政策率先落地——通过政府、园区、银行、担保公司四方合力,对园区“白名单”企业1000万元以下贷款实行利率与担保费“双让利”,其中贷款利率一般控制在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浮30个基点以内,资金成本较高的地方法人机构,利率上浮不超过125个基点。
担保费补贴则根据费率分档实施,“白名单”企业应收担保费率不高于1%的,给予应收担保费80%的补贴;应收担保费率高于1%、但不高于1.5%的,给予担保额度0.8%的补贴。
同时,“政园银担”模式的优势还在于,通过政府承担最高50%的不良贷款补偿,以风险分担的形式激励银行加大对企业贷款支持,并给予利率优惠,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数字破壁打通专项贷“快车道”
针对传统融资对接中“信息不对称、响应不及时”等痛点,我市金融部门以数字化手段开发推出“码上融”,市域内企业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一键提交融资需求。市委金融办将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需求分类并推送至相应银行机构,银行则需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对接意见,有效实现融资服务“零跑腿、快对接”,形成“申请-推送-反馈”闭环。
数字破壁带来的不仅是融资对接效率的跃升,更打通了重点产业资金需求与专项信贷资源的快速匹配通道。为加大对我市重点产业企业支持力度,市政府联合驻长银行设立专项支持贷款,锚定长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光电信息、农业、绿色能源、电力、医药、新材料等重点赛道,靶向增设共计150亿元专项支持贷款。政策按照“产业需求-金融供给”匹配机制,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率,主要用于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产能提升等关键环节,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以差异化信贷策略助力金融资源与城市产业布局精准对接,将推动专项贷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为重点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提质担保服务精准赋能融资
聚焦回应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关切,市财政局以两项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担保服务从“被动点菜”向“主动服务”转型。
在服务广度上,政策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功能。整合“贷款担保+债项担保+非融资担保+应急转贷”等一站式服务,使服务覆盖企业从日常经营、项目融资到工程履约、周转应急等全链条需求。依托与32家银行的合作机制及700亿元授信资源,我市今年计划为民营企业提供不少于100亿元融资服务,年化综合融资担保费率控制在1%左右。
在服务精度上,推行“信用+场景”服务模式,针对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大幅降低担保准入门槛;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7家银行合作,推出“见贷即保”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间,提升融资效率;量身打造“专精特新贷”,打破传统担保产品的用途限制,适配企业不同阶段需求,同时联合股权投资机构构建“担保+股权”模式,让企业既能获得信用增进支持,又能实现资本赋能,形成“融资+融智”双重助力。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通过银企对接会、园区宣讲、线上平台推广等形式,确保各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同时,“一企一策”开展融资辅导和方案定制,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长春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举措(1)
——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支持企业融资6条措施
为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制定措施如下:
一、给予“政园银担”模式贷款企业利率优惠。7个试点园区(北湖科技园、长智光谷产业园、长春市转业军人创业孵化基地、长春市长新创谷创业孵化基地、吉林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芯光产业园、光电信息产业园)“白名单”企业单笔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利率一般在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浮30个BP以内,资金成本较高的地方法人机构,利率上浮不超过125个BP。
二、给予“政园银担”模式贷款企业担保费补贴。7个试点园区(同上)“白名单”企业应收担保费率不高于1%的,给予应收担保费80%的补贴;应收担保费率高于1%、但不高于1.5%的,给予担保额度0.8%的补贴。
三、推行“码上融”模式。长春市域内企业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提出融资需求,市委金融办根据收集到的企业融资需求,1个工作日推送至相关银行机构,银行收到融资需求后5个工作日内向企业进行意见反馈。
四、支持重点和优势产业企业扩大再生产。市政府与各驻长银行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引导各银行机构运用特色化、差异化信贷产品和服务,针对重点行业中有扩大再生产融资需求的企业,原则上平均利率不高于3%,地方法人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原则上平均融资成本不高于4.5%。具体支持举措将陆续公布。
五、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功能。深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争取授信支持,通过融资担保、非融资担保和应急转贷等综合服务,弥补民营企业“信用缺口”,降低融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2025年计划为我市民营企业提供不少于100亿元的融资服务,年化综合融资担保费率控制在1%左右。
六、开发定制化融资担保产品。推行“信用+场景”融资服务模式,对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以信用为主的担保支持,进一步放宽反担保要求。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专精特新贷”产品,2025年计划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规模不少于12亿元,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担保费率不高于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