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政务服务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Русский 한국어 日本語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经济动态

长空砺剑展国威 春城逐梦启新程

时间:2025-09-24 09:51 来源:
【字体:

  “太震撼了,我还想再看一次!”9月23日,历时5天的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落下帷幕,99.6万人观展的盛况映现出军民同心共筑强军梦的壮丽篇章。
  当空军航空大学“天之翼”飞行表演队的战机在蓝天呈现优美的花瓣,对祖国万里云天深情礼赞的一刻,观展人群久久不愿离去,意犹未尽地回味着这场蓝天盛会。观展人群中,来自江苏的大一新生宋嘉康紧紧攥着相机,屏幕里满是各型战机高质量完成大幅度机动动作的瞬间:“不虚此行!这是我见过最震撼的盛会,下届航空展一定再来!” 
  从凌晨3点到场的本地市民,到跨省抢票观展的外地航迷;从蓝天之上的特技表演,到夜空之中的科技光影;从“国之重器”的静态亮相,到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作为我国航空人才的摇篮,长春呈现给世人一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体验鲜活的航空盛宴,让“看不够、还想来”成为所有观展者的共同心声,更让长春“航空城”的名片熠熠生辉。
  规模超乎想象 硬核阵容展锋芒
  “这规模太出乎意料了,比上届起码大一倍,光逛装备展就走了两万多步!”手拿观展手册的北京游客李先生感叹道。本届航空展以235.8万平方米的展场面积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届实现大幅扩容,相当于330个标准足球场的展区内,百余型装备构筑起立体航空画卷,彰显着中国航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静态展示区堪称“空中力量博物馆”,首次公开静态亮相的歼-20无疑是“流量担当”。这架身披银灰色涂装的隐身战斗机静静矗立,科幻的菱形机头与流畅的气动布局吸引大量观众围观,拍照的队伍从机身延伸至展区入口。“以前只在新闻里见过,现在离得这么近,能清晰看到细节,太自豪了!”市民赵女士凌晨3点就赶来了,只为抢占最佳观赏位置。不远处的运油-20A同样人气爆棚,其机翼下的加油吊舱与庞大机身形成强烈视觉冲击,讲解员介绍:“它能同时为多型战机加油,让空军‘翅膀’更硬、航程更远。” 
  歼-16的多用途挂架、空警-500的雷达天线、轰-6的战略威慑姿态,每一款装备前都围满了观众。而退役装备展区则铺展着航空事业的发展轨迹:歼-5的发动机、歼-6的翼造型、歼-7的改进痕迹……这些见证历史的“老兵”与现役装备开展时空对话,让观众直观感受从“望尘莫及”到“迎头赶超”的发展跨越。
  航空工业、中国航发、长光卫星等200余家参展单位带来的前沿成果尽显自主创新底气。中国航发展出的涡扇-10系列发动机剖开模型前,工程师现场讲解:“这是战机的‘心脏’,从材料到工艺全部自主研发。”长光卫星的“吉林一号”卫星模型旁,大屏幕实时传回的高清遥感影像让观众惊叹不已,工作人员介绍:“在轨的百余颗卫星已实现全球任意地点每天重访,服务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蓝天芭蕾燃全场 观众直呼“没看够”
  “来了,来了!‘八一’飞行表演队进场了!”9月20日上午9点,随着解说员的声音响起,全场观众瞬间起身远眺。6架歼-10C战机以“楔形”编队划破长空,引擎的轰鸣声如同惊雷滚滚,拉开了飞行表演的序幕。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堪称“毫米级艺术”:双机以间隔不足10米的距离高速对冲,在即将相遇的刹那精准错开,现场尖叫声与掌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四机同步拉升至千米高空后骤然散开,如同绽放的金色礼花,相机快门声密集得如同大大的雨滴砸落地面。飞行员表演的每个特技动作都经过千锤百炼,既要展现战机性能,也要传递大国自信。
  “天之翼”“红鹰”两支学院派飞行表演队则带来青春活力的空中演绎。“天之翼”的7机编队时而组成“人”字,时而变换为“箭形”,红白机身在蓝天书写“空天梦想”;“红鹰”的6机快滚如车轮疾驰,3机叠罗汉似利剑擎天,双机“点赞”特技动作更是引得全场欢呼。“太流畅了!眼睛都舍不得眨,生怕错过一个特技动作。”重庆游客张女士举着双设备拍摄,仍遗憾没抓全所有特技动作。
  单机表演环节将热烈气氛推向高潮。歼-20突然以大角度爬升突破云层,紧接着完成快速翻转、低空通场,当标志性的“落叶飘”上演时,观众不约而同地挥舞国旗呐喊:“中国力量!”运油-20A与歼-16组成的“鲲鹏伴飞”编队缓缓掠过,模拟空中加油的姿态让观众直观感受协同作战。每天两场飞行表演结束后,总有观众迟迟不愿离场,对着天空频频回望:“没看够!下次一定抢占好位置!”
  联动表演添新意 长春拉满体验感
  “白天看战机,晚上看无人机灯光秀,这趟长春之行太值了!”9月21日晚,长春文化广场上,2025架无人机组成的“空中矩阵”刚勾勒出歼-20的轮廓,就引发数万人集体惊呼。本届航空展打破昼夜限制,打造“白+黑”沉浸式体验,让精彩盛宴从蓝天白云延续到无垠夜空。
  无人机灯光秀以“逐梦苍穹”为主题,2025架无人机如同流动的星光,先后变换出“空军航空大学”校徽、净月潭波光、长影胶片、红旗汽车等长春元素。当“吉林一号”卫星造型在夜空缓缓转动,继而定格为“四时俱好是长春”字幕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欢呼。“没想到能在夜空看到‘卫星’,科技与艺术结合得太完美了!”本地大学生王琳激动地录下全程。
  白天的互动体验区同样人气高涨。“逐梦星海・启智未来”科普研学馆内,孩子们围着航模拼装台,在工程师指导下组装迷你战机;模拟飞行体验区前,观众头戴VR设备,在虚拟天空完成战机起降等动作。“我刚才‘驾驶’歼-20完成了护航任务,太刺激了!”10岁的张梓轩摘下设备仍难掩兴奋。
  军营开放日让观众走进“飞行员的一天”:参观叠成“豆腐块”的被褥、品尝军营餐食、观看格斗训练,空军官兵的过硬作风赢得广泛赞誉。更令人惊喜的是“航空明星面对面”活动,航天员刘洋分享太空见闻,歼-20首飞试飞员李刚讲述试飞故事,运油-20A女飞行员谭红梅的经历让女性观众备受鼓舞。“能和英雄近距离交流,比看表演更震撼。”退休教师陈先生认真记录着“航空明星”的每句话。
  盛会落幕情未了 航空热持续升温
  “这是一场极具震撼力的航空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在航展现场、在社交平台、在城市角落,类似的赞叹被刷屏。本届航空展不仅吸引了近百万观众现场参与,还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引发“亿级”关注,“长春航空展”“歼-20落叶飘”等话题多次登上网络热搜。
  这场盛会的价值远超一场展览:对长春而言,它让“航空城”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200余家参展企业带来的合作机遇,为航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对公众而言,从近距离触摸“国之重器”到与航空英雄对话,爱国情怀与航空梦想在心中深深扎根;对行业而言,自主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彰显着中国航空从“跟跑”到“领跑”的底气。
  9月23日下午,随着最后一位观众离场,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逐渐恢复平静,但“航空热”在这座城市持续发酵。不少外地观众在留言板写下:“没看够,下届一定再来!”“很期待,这座城市刷新了以往认知!”这场蓝天盛会虽已落幕,但它点燃的航空梦想、凝聚的民族自信,如同“天之翼”飞行表演队的告别队形,在万里长空中留下隽永的印记。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