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政务服务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Русский 한국어 日本語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经济动态

织就幸福就业网 温暖万家烟火情

时间:2025-07-03 09:19 来源:
【字体: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幸福之源。自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以来,长春市人社局聚焦“四位一体”建设目标,积极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以实干担当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书写了一篇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织密服务网络 “家门口”温暖触手可及

  “以前找工作得跑好几个地方,如今在社区就能解决,太方便了!”家住朝阳区重庆街道崇智社区的方媛感慨道。

  为了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我市人社部门打造了一系列“家门口”公共就业服务平台。15个“社区就业服务同心园”、15个“街道就业服务暖心港”和7个“妈妈岗服务驿站”等特色平台纷纷落地,全市人社部门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主动为群众“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这些平台如同一个个温暖的港湾,“点对点、面对面”地满足着不同群众的需求。

  如此贴心服务,也令企业如沐春风。“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经常来厂里,不仅送政策,还实打实地帮助我们解决用工难题。”陕西鑫峰正达消防安全服务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开展“访企寻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启动“一处一区”工作机制,市区两级人社部门联动“送政上门、送人上岗”,仅去年一年,我市人社部门走访项目722个,建立健全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用工保障等工作台账。同时,5个孵化基地 (园区)“创业就业服务加油站”的建立,更为创业者提供了有效的常态化、专业化、定制式服务。

  对于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我市则打造了以零工市场为中心、20个零工驿站为节点的立体服务网络。“在这里找活儿干,信息全、有保障,心里踏实多了。”通过零工市场求职成功的市民邹鹏,道出了大多数求职者的心声。正是有了这样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越来越多的长春人切身感受到了“家门口”“一站式”“智能化”“全链条”就业服务的贴心与快捷。

  优化线上平台 让指尖上的便捷高效触达

  “这个就业服务平台太好用了,我在上面很快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市民王亮提到的求职经历,是市人社局发挥线上平台优势,精心打造的线上线下立体就业服务互动平台——“掌心上”带来的真实缩影。

  “掌心上”就业服务互动平台以“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起“1+N”智慧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政策、环境、服务“一屏直达”。“目前,该平台共计为7.28万家企业、4.73万名求职人员开展定制式招聘求职服务,线上推送征集就业岗位26.7万个。截至今年5月末,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8万人。”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云牵手”直播带岗队伍是我市就业服务的新亮点,13支直播带岗队伍,搭配903套线下人力资源市场招聘设备,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零距离对接。正如吉林多爱多饮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所说:“通过直播带岗,企业的招聘效率大大提高了,长春的全方位引才留才网络,为企业留住了不少人才。”

  此外,涵盖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等多个系统的数字化综合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对此,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马美茹深有体会地说:“这个平台让我感受到了精准、专业服务带来的温暖与底气。”

  深化服务举措 提供坚实有力的民生保障

  为了深化重点群体援助保障,积极推进落实相关政策,市人社局从“助、促、稳、扩、保”等方面做好失业人员帮扶工作。截至今年5月末,我市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956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992人,发放各类补贴5亿余元,建设就业帮扶载体191个,依托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20人。

  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方面,市人社部门搭建起常态化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四季春”系列活动,其中的“三送、三帮、一促进”活动,让榆树市于家镇万合村的佟建国成了受益者。“现在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能、找到工作,大家心里都感到特别振奋。”佟建国说。

  随着10个特色劳务品牌的持续打造,截至今年5月末,我市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7.01万人,劳务经济收入105.91亿元。

  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不仅是我市就业服务的创新之举,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这张“幸福就业网”温暖着每一位长春人,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服务体系,在就业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民生篇章。”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