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政务服务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Русский 한국어 日本語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经济动态

持续发力 精准回应百姓就医新期待

——长春市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时间:2025-03-12 09:28 来源:
【字体:

  疑难复杂疾病实现本地救治、前沿医疗技术寻求新突破、持续优化医疗就医格局……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医疗民生福祉始终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议题。2024年,长春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5个国家战略性医疗民生项目为发力点,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力求精准对接百姓看病就医的多样化需求,在提升城市医疗服务水平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引入顶级医疗资源 抢占技术新高地
  医疗技术水平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2024年,长春市卫生健康部门支持吉大一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朝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目标迈进,同时,推进北京安贞吉林医院、浙大妇院吉林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一系列举措,成功引入国内顶级医疗资源,打造了心血管、妇产科领域一流诊疗新高地。
  北京安贞和浙大妇院专家纷纷在长春开展诊疗服务。2024年,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两家依托医院迎来进驻专家170多人次,成功引进新技术、新项目41个,诊疗患者数量攀升至34万人次。冠脉造影手术增长96%,冠脉支架植入术增长125%,妇科四级手术增长28%,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增长108%;复杂冠脉病变的冠脉旋磨及逆向导丝、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在全国率先开展,肥厚型心肌病微粒球栓塞术填补省内空白……这意味着长春及周边地区百姓不用远赴他乡,即可享受国内一流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就医无忧”。
  深化“固脚强腰” 市县医院焕新升级
  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长春市深化“固脚强腰”工程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市县两级公立医院顺势而为,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定位,以专科、专病、专项技术为重点,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综合实力。
  急救网络建设作为“固脚强腰”工程关键一环,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心城区增设11个院前急救站点,建成后,将构建15分钟生命安全急救圈,推动长春市120急救能力跃居全国前十。
  同时,长春市加大与域外先进医院合作力度。长春市儿童医院与北京市儿童医院、长春市心理医院(长春市第六医院)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长春市人民医院与天津肿瘤医院、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与天津南开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技术合作,打造儿科、传染病、精神卫生等专科区域医疗中心。以长春市儿童医院为例,自2023年5月起,北京市儿童医院已有20余位专家来长春出诊、手术,近千名儿童从中受益,儿童耳鼻喉手术增长81.7%,多项前沿技术在东北地区首次应用,极大增进了民生福祉。
  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优化就医新格局
  为打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长春市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市域内,完成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2024年,集团内下沉技术专家153人,帮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个,诊疗患者3304人次,初步形成以市带区、区市一体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在县域内,搭建12个紧密型医共体框架,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县域全覆盖,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超过40%,县域内住院量占比增加6%,分级诊疗步伐进一步加快。让市域内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到区级医院,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就医更加省心舒心。
  强化医疗服务质量 提升百姓就医体验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命线。长春市卫生健康部门从多个维度入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修订《长春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获批省级科技能力提升项目53个,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首批50个名医工作室扎根基层,为百姓提供专业诊疗服务。长春市23家三甲医院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5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门诊服务。长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60%能够提供儿科门诊服务,“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实现全覆盖,患者就医体验得到全方位提升。
  未来,长春市将继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促进资源均衡布局、强化公共卫生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百姓的健康生活提供坚实保障,让更多优质医疗服务惠及广大群众,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展现长春担当。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