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现在柏油路修到家门口,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提起家门口新建的农村公路,双阳区鹿乡镇信家村村民赵晓秋脸上满是笑意。“十四五”以来,长春市锚定“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三年攻坚破局,用超常规举措补短板,让曾经的“短板路”变身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为千万农民铺就了一条条畅通、安全、致富的幸福之路。
以攻坚之势解民生之困
时间回溯到2022年末,长春部分农村公路超年限使用且养护缺位,全市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68%。不仅影响农民出行,更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堵点”。
长春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纳入重点民生工程,启动实施2023-2025年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三年攻坚,明确“四销号、两提升”目标,全市上下迅速行动,主要领导多次以“四不两直”的方式踏查农村公路,各相关部门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的突破口。“我们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攻坚格局。”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以创新之举筑品质之路
“路不仅要修通,更要修好、管好、护好,让群众长期受益。”这是长春在农村公路三年攻坚中始终坚守的理念。为确保工程质量,我市实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六方质量责任终身制,推行“三同时”“七公开”制度,全过程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同时,创新推出农村公路电子地图系统,将1万余公里建设养护任务逐一标注上图上册,上传施工前、中、后视频资料,实现智能化管理。
在资金筹措上,各县(市)区各施良策,打破壁垒,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养护提质升级不留死角。我市建立日常养护全覆盖机制,定期开展道路巡查、隐患排查,结合“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坡陡弯急路段实施“坡改平”,严格落实“三必上、五必上”要求,全面完成2792公里安防工程销号。
以畅通之道兴乡村之业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一点不假!”在双阳区,长春海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学斌喜上眉梢:“路修通后,我们的原材料进厂和成品药外销更顺畅。这不仅使企业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还对公司吸引高水平人才以及核心业务拓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让我们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三年攻坚,硕果累累。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养护10241公里,超额完成攻坚计划190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40%;新增259个自然屯通硬化路,实现自然屯通硬化路率、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率双100%,优良中等路率跃升至96%。
公路通,产业兴。如今的长春乡村,一条条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延伸到田间地头、产业园区、旅游景点,不仅解决了农民出行难问题,更打通了农产品出山、工业品下乡、游客进村的通道。三年攻坚,长春用实干作答,以担当践行初心,让“四好农村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民生改善的“连心桥”。站在新的起点,长春已擘画“十五五”规划蓝图,将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让更多农村公路成为致富路、幸福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