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政务服务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Русский 한국어 日本語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长春 >  魅力长春

工业文化遗产里的家国情怀

时间:2025-04-07 13:17 来源:
【字体:

  “这台拖拉机是1980年生产的。”走进吉林长春市二道区的长拖1958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车轮足有1.5米高的红色机身拖拉机。2021年找到它时,它还在田间生产作业。

  长拖,即长春拖拉机制造厂,曾是国内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是长春乃至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工业历史名片。印在第三套人民币1元钱上的“东方红”拖拉机是该厂的明星产品。

  红砖墙、大厂房,如今,不少参观者都会到这里回忆旧时光。70多岁的老工人李德明说:“我20岁出头进厂,还记得第一次在大田里驾驶厂里生产的拖拉机时,迎着风,开在希望的田野上,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可是我们自己造的拖拉机。”

  长拖之所以取得不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拼搏和奋斗。“当年的工人们为了获取拖拉机耐受力的数据,10余人从长春出发,历经38天到达广东惠州。他们自带柴油炉,风餐露宿,克服了常人难以忍耐的困难。”长拖1958文创园负责人郝明旺介绍,历经艰辛,工人们终于完成了实验。

  “他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壮举是长拖人的缩影,也是那个时代劳动者精神面貌的缩影。”今年57岁的工人丁伟当时也受到感染,“我1983年进厂,一辈子最好的年华都奉献在这里。”

  2006年,长拖宣布破产并关闭。那时候,丁伟和老伙伴们非常失落,“有一段时间厂区杂草丛生,很荒凉,如今重新开放,可太好了。”

  近年来,秉承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长春市打造起长拖1958文创园,一个集文化、商业、社区等为一体的开放城市街区。凭借新场景、新业态、新服务,园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

  工业百年,时代新生。长拖1958博物馆、中央景观大道等颇具人气,长拖1958文创园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

  走进2号厂房,高高的举架、近2万平方米的空间,充满工业感。郝明旺说:“工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外观的修旧如旧和简单的文旅开发,更要深入挖掘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处处都能看到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印记,感受昂扬向上的精神。”

  “铁牛唱,马达吼,我开足马力朝前走……”丁伟如今还记得这首《拖拉机手之歌》,“现在外地朋友来,我总会带他们来看看,回忆我和这座城市的过去,传承奋斗精神和乐观主义品格,展望美好未来。”

  “走进长拖1958文创园,能看历史、受教育,激发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和拼搏豪情。”长春市二道区荣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行说。

  

编 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