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政务服务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县区动态

【绿园区】以生动实践激活振兴发展一江春水

时间:2022-02-28 09:06 来源:
【字体: 打印

  2月25日,绿园区召开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围绕加快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推动“六城联动”发展,深入实施“三四五”发展工程,安排部署今年经济工作及相关重点工作。
  会上发布了绿园区推动“六城联动”工作方案、稳增长促发展等六大政策文件,为现代化新绿园建设提供“硬支撑”,表彰了82户次对全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激励企业再建新功。
  随着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绿园区迅速凝神聚力、振奋精神,以生龙活虎的状态继续拼搏奋进,以更坚定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全力开创绿园振兴发展新局面。
  紧盯“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 对接融入“六城联动”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做出“六城联动”重大战略部署以来,绿园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跟进部署、承接落实。
  ——围绕“干什么”,迅速谋划推进。召开专题会议、区委常委会,对“六城联动”部署深学细悟、形成共识;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六城”专班和督查、招商、资金、人才4个保障专班,完善了工作机制;结合绿园“十四五”发展规划、区第六次党代会部署,迅速出台了《绿园区推动“六城联动”工作方案》,细化明确融入“六城”的目标定位、空间布局、主导产业和要素支撑。
  ——围绕“怎么干”,全面对接融入。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实施“三四五”发展工程,“工业立区”“商服活区”“生态强区”的三区发展导向,按照市委部署,结合绿园实际,进一步明确融入路径、落实举措,促进“六城联动”迅速开局。
  ——围绕“干得好”,强化保障措施。围绕推动“六城联动”,统筹各方面资源,加大政策供给,出台了“金融服务人才创新创业15条措施、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等文件,充实“政策包”。精准服务项目建设,谋划5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企业和项目包保,27名区级领导对全区454户“四上”企业一对一包保服务。实施城市基层治理“绣花工程”、农村治理“根系工程”,擦亮非公党建品牌,大力弘扬“严新细实”作风,为融入对接落实“六城联动”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五个一”推进“六城联动”发展
  围绕“六城联动”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绿园区精心谋划,打造“项目库”“平台群”“资金池”“政策包”“人才谷”要素支撑体系,并为每一个板块配备一个战略目标、一个主导产业、一批支撑要素、一个区域战略、一名区委常委挂帅,依托“五个一”,全面融入“六城联动”。
  对接国际汽车城,壮大“两车”主力军
  重点发展整车生产、运维服务、零部件配套等核心业态,做强品质,做大体量,全力打好“配套牌”“集群牌”“效益牌”。建设以“生产为中心”向以“产品+服务为中心”转型的先进装备产业集聚样板、国家一流先进制造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汽车配套规模向200亿元迈进。
  构筑“二园”空间发展格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依托中车长客,实施“产城融合”和“联汽助客”战略。围绕整车制造、配套零部件和配套服务,扎实做好建链、强链、补链,紧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部署创新链、生态链、服务链,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核心区。汽车配套产业园重点布局汽车零部件生产、新能源汽车、车用电子电器、车辆改装等配套产业及研发、检测等服务业。
  对接新兴消费城,做新做特服务业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引进落位儿童世界、康养小镇等消费燃点项目,以长春西站为核心建设产业、客流、消费集聚的西部新城商圈,打造支撑长春“新兴消费城”的重要增长极,塑造西部都市。
  构筑“两区延展”空间发展格局。西部城市会客厅片区以长春西站为核心,发挥高铁枢纽中心、地铁换乘中心优势,聚焦商贸综合体、五星级酒店、双创基地、金融科技等,打造长春现代都市圈“西部城市会客厅”,打造都市经济新发展极。老城服务提质片区以25平方公里老城区域为载体,引进现代商贸、文化娱乐创意、高技术产业、电子商务、生态休闲等元素,着力打造五大特色街区,实施“老城蝶变”。
  对接“双碳”示范城,做优做美生态环境
  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实现跃升,进一步提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环保、低碳水平,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到2025年年末,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污水全处理,重要河湖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新建公园6个,新增绿地面积67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8%,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工程实现37公顷左右。
  实施“蓝宝石工程”,扩大绿化规模,打造长春西部生态屏障。依托公园绿地、河湖水系、郊野廊道等,围绕轨道客车工业文化、关东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健身文化、餐饮文化等,重点布局高端养老养生、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居住等业态。
  对接现代农业城,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
  着力发展新型都市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孵化等平台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市级4家,田园综合体3个。区域品牌实现2个以上、企业品牌达到5个以上、产品品牌突破10个以上。
  构筑“一园、一镇、一基地、三板块”空间发展格局。肉牛深加工产业园依托皓月集团发展以肉牛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业、肉牛创新研究产业等,推进文化休闲商务、生活品质配套等业态发展,形成以肉牛创新研究、肉牛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核心区,推动肉牛产业规模向200亿元迈进。皓月国际农业小镇将建成三产融合、三生融合、产城融合的小镇。都市农业产业基地以合心镇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依托,以打造生态田园社区为重点,布局葡萄、香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乡旅农创园、现代农庄、田园观光等都市农业。重点打造农业种植业板块、休闲农业板块、农产品物流服务业板块。
  对接科技创新城,让更多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到2025年年末,建立全区战略性创新体系,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计划,联合省市高校科研力量,推进政产学研金介“六位一体”发展。
  构筑“一带、一区”空间发展格局。西部高端制造产业创新示范带以绿园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形成南联北拓之势,与周边城区联合打造西部高端制造产业创新示范带。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示范区依托空军航空大学、空军开放日等航空文化资源优势,以航空、国防文化为主题,将文教与娱乐体验相结合,打造科普小镇。
  对接文化创意城,打造文旅新名片
  挖掘轨道客车、关东民俗、君子兰文化产业和航展文化等内涵,加快资源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化。
  构筑“一区、两镇”空间发展格局。文旅片区依托关东文化园、雁鸣湖、合心君子兰种植栽培基地等文旅资源载体,打造文体游乐综合体。关东文化小镇将通过关东大集、关东情影视基地等,为游客和居民提供集“东北民俗文化、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最东北”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轨道交通小镇依托轨道交通装备等特色产业,打造“产、城、人、文”为一体的文旅品牌。
  同时,绿园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项目落位,把绿园打造成投资热土。通过“走企业促发展”活动,及时传递国家和省市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及时助企纾困解决问题,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及时帮助企业搭建平台,寻求更大发展机遇。
  深化区级领导包保工作机制,通过完善推进机制,健全调度机制,建立督办机制,更好发挥高位统筹和部门协作作用,破解项目建设中存在难题;更好发挥属地和工作部门联动,为项目投资主体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更好增强机关和投资主体之间的政企互动,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五六六”明确振兴发展实践路径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绿园区将按照五项原则、六大突破、六个升级版的“五六六”工作思路,全面布局、统筹发力,以更强的毅力攻坚克难,以更大的勇气革故鼎新,以更实的作风干事创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就,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牢牢把握“五字诀”工作原则,以稳、准、快、统、保,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有力有序推进和落实各项任务。
  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六大突破。在工业提质增效上求突破,深入实施“工业立区”战略,突出抓大,全力挖潜,注重育新,进一步强化工业支撑作用;在服务业集聚发展上求突破,围绕“商服活区”战略,加快打造新兴消费燃点,迅速布局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在农业融合发展上求突破,抢抓建设“现代农业城”机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休闲农业提质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努力在建设现代农业城上实现率先突破;生态在综合治理上求突破,加快生态项目实施步伐,落实“双碳”目标要求,持续做优生态环境,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提升民生品质上求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好《建设幸福绿园行动计划》,加强更有获得感的社会保障,发展更有幸福感的社会事业,提升更有宜居感的城市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长效常治安全上求突破,树牢底线思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明确路径举措,全力打造六个升级版。
  ——打造工作矩阵升级版。坚持高位统筹,成立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10个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六城联动”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挥经济运行领导小组作用,紧盯高质量发展37项指标,紧盯落实“六城联动”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动态跟踪,每月一调度、每季一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对接“六城联动”,狠抓要素保障,围绕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和重点推进项目,加强平台支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专业产业园区,形成项目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平台载体;加强政策支持,出台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的招商引资、产业转型、企业扩能等支持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加强资金支持,充分用好对上争取、专项债券、设立基金等渠道,积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产业集聚和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招商选资升级版。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经济工作“第一行动”,全力推动精心招商、精准招商、精细招商。坚持高点定位、招大引强,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用好孵化器平台,聚焦“高大新”产业,加快引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项目,瞄准盯牢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谋划包装新技术、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发挥区域空间、资源优势,紧盯央企、国企和头部企业,瞄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借助杭州、天津对口交流平台,主动对接、全力争取,力争引进一两个央企国企、总部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聚集一群的强支撑效应。积极开展“专班”招商,加强两大园区、34个重点地块、25处优质楼宇宣传推介,促进项目签约、落地、投产、入统等各个阶段环环相扣、步步跟紧。以建立健全机制为突破口,实施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招商推进机制,加快建立一个平台大家享的招商运行机制,科学设立“赛马式”招商考评机制,激发干部招商积极性,形成全区上下懂招商、愿招商、会招商的浓厚氛围。
  ——打造项目建设升级版。围绕“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和“六城联动”,再组织包装申报一批债券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围绕 “三四五”发展工程,谋划智能装配产业园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力争全年谋划包装项目超50个。以“春季项目”为牵引,进一步落实落细区级领导包保、“专班抓项目”、项目秘书等工作机制,逐一解决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资金短缺、手续不全、节日招工难等问题,全力抓好冬季不停工项目和春季项目集中开工,力争全年5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开复工。坚持挂图作战、跟进调度,全面掌握项目实质开工、结构封顶、设备安装、入统入库、投资上报、竣工投产等基本情况,及时解决节点问题。
  ——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聚焦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发展,推动绿园经济开发区、皓月产业园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承载功能日臻完善,打造经济建设“主阵地”。加快资源整合利用,以凤凰涅槃的决心解决发展掣肘问题。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赋予更多权限,激发内生动力。深化“清地清企清资产”行动,盘活43万平方米征而未用土地、54户企业闲置厂房,高效利用9.6万平方米孵化器,积极解决“企业未批先建”问题。加大园区内村屯征收力度,加速土地连片释放。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围绕推动轨道交通、汽车配套、肉牛深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开展招商选资,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落位推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努力以重点项目突破带动产业生态优化、规模壮大,促进开发区发展转型升级。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开发区水电气热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强化要素保障,提高承载能力。年内新建6条道路,改造皓月大路以北工业园区雨水管网。推进柴家北、西湖北一棚改项目建设,加快引进餐饮住宿、大型商超、医疗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
  ——打造科技创新升级版。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抓住全市打造西部高端智造产业创新示范带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制定实施绿园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政策,支持中车长客等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卡脖子”技术攻关力度,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依托中车长客研发中心,搭建科技创新主平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创新链,跟踪服务长客高速智能动车组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强“校+院+企”创新创业合作,建立订单式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机制,精准开展技术供需对接服务,促进科技研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快转化为生产力。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制发《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汇编》,探索建立“政策通”信息平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以“政策杠杆”撬动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开展“走企业促发展”行动,健全完善“领导包保”“驻企事务代表”等机制,切切实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严格开展重点科室营商环境服务考评,以企业和群众评价促进广大干部优服务、转作风。立足优化发展大环境,坚持“土地和要素跟着项目走”,多管齐下破解项目用地难问题,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促进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围绕人才引进培养、选拔管理、奖励扶持等方面,制定实施符合绿园实际的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方案,实现产业引人、事业留人、乡情感人,推动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产业回暖,努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