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要闻聚焦

南岭水厂华丽变身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芳容初绽

时间:2018-11-29 09:27 来源:
【字体:

  在位于亚泰大街、净水路附近的原南岭水厂,细心的市民朋友会发现这里的面貌被改造一新。漫步其中,林间、水上多了空中栈道;原来的建筑也被妥善修缮或是原拆原建,展现出怀旧的工业风,文艺范儿十足;其中的部分建筑还将变身为博物馆,好让人们从中去品读这座城市的水文化……这样的美景,预计10月1日就能呈现在市民面前。  

  作为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春市原南岭水厂也就是第一净水厂原址,正华丽变身为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生态之美

  长春市中心城区最后一块可知可感的“生态岭地”

  该园区此前是长春市第一净水厂,2015年原水厂迁址后,在城市中心留下了稀缺的30余万平方米生态绿地。

  步入其中,会发现不仅有杨树、柳树、黑松,还有部分果树。眼下正值清明前后,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开展春植,新增的五角枫、白桦等树种则主要结合了园内的原生树种和景观需求。据了解,园区内绿化覆盖率超过77%,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

  

 

  该项目设计负责人表示,“我们在施工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房建、道路等设计都尽可能避免对树木、绿地资源的占用。”他们在施工前走访时,就发现园区里有松鼠、刺猬及不同鸟类等小动物;再加上其岭地造成的自然起伏,和树种之繁多、林相之丰富,共同形成了一块不可复制的“生态小气候区”。为此,在施工过程中,

  他们设置了保护区、投食区,尽可能减少对小动物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好园区的生态环境。

  景观设计方面,园区内新建了人行栈道,或架空于林中,或掠过水面,以便市民日后游园时能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同时,园区还设计了自行车道,让人们在快与慢之间尽享绿色之美。

  

  文化之风

博览传承城市水文化的前世今生

  始建于1932年的长春市第一净水厂,当时就是按高标准设计建设,集取水、输水、净水、送水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供水系统。历经数次改扩建,这里既是长春城市供水历史的缩影,更承载着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民生记忆。

  为了充分尊重历史文化痕迹,园区内的第一、二净水车间,第一、第二蓄水车间,以及大修工段5栋文保建筑,被打造成水文化博览区,计划经过重新设计,结合供水技术科普、长春百年供水历程等内容,通过净水流程工艺展示、水文化产业遗迹再利用等方式来保留城市供水印记,供广大市民品读、了解城市水文化。

  

 

  

  除了修缮11栋文保建筑外,园区内还有多栋改造建筑和原拆原建建筑。为了传承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韵味,设计和施工中统一风格,统筹考虑:在改造原有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原有建筑拆下来的旧红砖再加上适当的工业元素装饰,尽可能还原老工业建筑风貌。同时,利用厂区原有的净水设备,重新塑造了造型各异的艺术景观,

  展现工业文 化之美。

  

  

  理念之新

  海绵城市 生态理念通汇贯通

  在保留历史印记的同时,园区在建设中还充分引入海绵城市理念。

  据项目设计负责人介绍,“园区内的东西高差约28米,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在雨水调蓄、净化利用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园区中,不论是停车场、市民广场,还是活动场地,都采用透水材料进行铺装,便于雨水收集。同时,园区道路两侧还设置了植草沟,能很好的收集地表径流,引蓄、净化雨水,并将其引导至沉淀池、渗透草坪等区域。

  

  在厂区内的原清水池,改造建设有一个寓教于乐的雨水花园,可配合渗透草坪,可将雨水渗透至地下,补充地下水;在景观上,则充分考虑人们的亲水性需求,便于在这里嬉戏玩耍。

  

  

  为了避免道路重复开挖,园区采用了综合管沟的形式,经过一次性开挖同时解决给水、消防、污水、电力等管线预埋,如此一来,园区道路上就没有了各种井盖,走起来更加舒适。

       

  创新之汇

  传统与现代、工业与文化元素完美结合

  在这座园区里,不仅历史感厚重,还充满时尚元素。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观景平台(左)与景观式立体停车楼(右)】

  以园区东入口为例,这里打造了一座10层、26米高的长春市首个景观式立体停车楼,地上、地下共可容纳170辆车。圆柱形的外观与观景平台、综合办公楼彼此呼应,颇有风格。目前其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综合办公楼为结合原建筑改造而成,其外立面采用了水波纹造型的白色铝展板装饰,从远处看,仿佛微风吹过水面荡起的波纹,与园区主题相映成趣。

  

  “将来,园区内还有艺术家工作室、咖啡室、书吧等功能区,通过古今观念的碰撞,给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生态休闲场所。”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里类似北京的798、武汉的汉阳造、成都的东郊记忆,让市民可以休闲放松、体验艺术、学习知识。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