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公用服务

推荐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长春 >  生态文明

治理一条河 增色一座城

——长春伊通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纪实

时间:2018-09-13 10:44 来源:
【字体: 打印

  伊通河,长春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催生、养育、滋润了城市的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缺乏治理逐渐失去往日迷人的风采,被视为“城市之殇”。
  2016年,肩负700万长春人民重托,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拉开帷幕——长春计划用4年时间将伊通河打造成绿色宜居的“生态轴”和美丽长春的“景观带”。这是长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治污最彻底的一次治理工程。
  

 

  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荣光路调蓄水池原地貌。
  地下“集水基地”,重现“母亲河”碧波荡漾  
  伊通河的治理不仅要让河水变得更加清澈,还要进行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伊通河综合治理的重点在于治水,而改变伊通河水质差、水量少的情况离不开调蓄池。调蓄水池是一种雨污水收集中转设施,可以起到净化污水、防内涝和起到水资源再利用的作用,也就相当于给伊通河安装了“净水器”和“补水器”。
  和一些地方的敞开式调蓄池不同,长春建的是地下全封闭式调蓄池,调蓄水池内部安装了一套真空清理阀门设备,是目前最先进的地下真空技术,检修等操作全部在外面进行。池内安装了除臭设备,能有效阻隔声音和异味,同时为了保证调蓄池不污染地表水,施工中还采取了双重防渗漏措施,对附近居民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目前回忆岛调蓄水池、荣光路调蓄水池和月亮岛调蓄水池及南湖大路南侧的调蓄水池设备都已进入调试阶段。
  沿着伊通河中段从南向北,传承工业文明的工业轨迹公园、镌刻渔猎历史的渔航文化公园、演绎独特电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影像民俗公园……行走其间,仿佛徜徉在长春光影交错的历史长河中。
  

 

  新东大桥提升了桥梁荷载及韧性,提升了伊通河周边水环境的安全性,是长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春东大桥,时代变迁的城市记忆
  长春东大桥位于南关区东大广场东侧,是四通路跨伊通河的重要交通纽带。东大桥横跨的伊通河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东大桥原桥长120米,分为东西两段,南北两幅。北幅桥建于1934年,为东大桥原型;西段南幅桥为后续拓宽工程,建于1982年;南幅桥均为后续扩建工程。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桥窄,桥头引道短,环道宽度小,导流条件差等原因,老桥梁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于是经专家论证,决定将老桥拆除,原位改建一座新桥梁。
  新东大桥通过对已经老化、破旧的桥梁进行重建的方式提升了桥梁荷载及韧性,提升了伊通河周边水环境的安全性,是长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伊通河河道改造和四通路车辆增加及满足区域交通的需要。新建成的东大桥桥长132米,桥梁分两幅形式,单幅桥宽15.5米,桥梁全宽31米。上部结构为钢混组合结构,下部结构为承台桩基础,桥梁中心为一直线。
  

 

  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荣光路调蓄水池现地貌。
  一河穿城串美景,“一桥一景”品长春
  伊通河蜿蜒流淌,从南至北贯穿长春市区,而跨河桥成为全市交通的一条条纽带。
  在伊通河综合治理中,长春市对跨河桥进行了提升改造,在确保桥梁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桥梁景观效果,优化桥头空间,让市民在“一桥一景”中品味长春。
  伊通河桥梁改造工程包含了桥梁立面改造、桥头景观提升及夜景完善3部分。工程设计范围为长春市伊通河干流流域内,北起长新桥南至南四环桥范围内的跨河机动车桥,主要包括长新桥、东荣桥、永宁桥、东莱桥、荣光桥、长春大桥、公平桥、赛德桥、繁荣桥。
  随着伊通河绿道工程的全线贯通,结合下穿人行绿道,长春市针对桥梁梁体及挡墙立面进行改造,形成与桥梁立面风格、周边堤岸环境相统一的整体效果。同时,结合桥位周边堤岸环境,通过增设桥头堡、桥头立体绿化等形式集合梯道踏步,链接桥上人行道与两岸绿道,保证岸线景观的完整性,形成贯通的滨水步道。并通过运用灯光,将桥梁打造成为夜晚的视觉焦点,强调“伊通河”城市主轴定位,将夜景分为平日、节日及深夜等不同模式,依据不同的节假日需求,营造不同效果。(本组图片 刘鑫摄)  

编 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