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政务服务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长春 >  经济量级

100余场展会活动 20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
今年我市“会展经济”持续升温

时间:2023-07-19 15:16 来源:
【字体: 打印

  来自天南海北的广告行业从业者,在2023长春第24届广告产业博览会上兴奋地交流经验;东北(长春)第27届建筑装饰及材料博览会上展出的新型装饰材料开启在长春的“首秀”;第六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东北亚(吉林)安全应急产业博览会3天时间现场成交及意向成交额突破12亿元……今年年初以来,长春会展行业强势复苏,大展重启、新展落户,连台“好戏”,让整座城市充满活力与人气。

  今年,我市计划举办100余场展会活动,总展览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举办56场展会活动,整体规模超过往年,“会展经济”持续升温。

  特色鲜明 成长性好

  “经过不断努力,我市展会数量、规模在逐步提升,今年全年展览、会议、活动数量计划超过100场。”市商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2023年的展会包罗万象,体现不同主题,“为助力城市建设,根据广大市民的需求,我们引入了一批家居装修、动漫艺术、旅游休闲等主题展会。依托展馆承载能力强、展览形式多样等优势,推动教育、数字产业等主题展会落地。”

  6月16日至18日,为期三天的2023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近300家参展企业携最新教育装备产品亮相,这也是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打造的第一个区域性展会。为什么选择长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瀛表示,长春是著名的“科教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此外,长春的展馆布局和区域特色,对于举办大型教育展会来说再适合不过。

  经过多年的发展,长春形成了以汽博会、农博会、东北亚博览会、雪博会、航空展五大品牌展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数字经济博览会、创意文化博览会、新零售博览会、清洁能源博览会、建筑材料博览会、农资博览会等重点展会以及电影节、冰雪节、消夏节等节庆为带动的会展产业体系。“我们将围绕长春重点产业链和城市建设目标,继续引入和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重点展会。”市商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聚集效应”不断释放

  会展业内一直有一个1∶9的概念,即:如果会展本身的直接收入为1,其对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收入则为9。正因为这一突出的聚集效应,大型展会也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

  第六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东北亚(吉林)安全应急产业博览会组织400余家优质展商齐聚长春、长春连锁加盟创业展开展期间平均每天入场观众达2万人次……展会集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激发城市的活力。

  “会展业能够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不仅助推了产业的发展,也为酒店、餐饮等消费市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长春维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慧说,与长春国际会展中心毗邻的相关酒店宾馆在大型展会举办期间,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下半年,2023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第二十二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第14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近50场高水平、国际化展会活动将陆续举办,为我市重点行业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发挥助推作用。

  以会兴业 以展兴城

  一场场展会落幕后,留下的是推动长春高质量发展的后劲和动能,贸易投资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智慧、绿色、开放的城市名片愈发闪亮。

  2023东北(长春)第24届供热及清洁能源采暖展览会集聚600余家企业参展,首日到场观众突破3.5万人次,意向成交额达4亿元,助力区域新能源产业走出新路。四季沐歌集团、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新项目和新产品布局东北市场,如今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

  2023长春第27届建筑装饰及材料博览会有全国近1200家知名厂商参加。展会上建筑装饰及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扎堆儿”登场,智慧生活的新产品、新理念频出,让参展和观展人员直呼过瘾。展会利用溢出效应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会展+消费+产业”一体推进,以会展经济为引领的高端现代服务业稳步增长。

  2023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为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和学校提供了解学习教育装备发展理念和趋势的机会,让参展的小朋友拥有了“科学梦”;走进第十八届中国(长春)动漫艺术博览会的大学生,展示原创作品,站上属于自己的舞台……会展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

  为推进会展业发展,我市正着力打造辐射东北亚、面向世界的国际一流会展综合体——中铁·长春博览城。该项目集国际展览中心、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商务中心、购物娱乐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会展综合体板块达38万平方米,全面打造东北亚区域综合规模最大、承载能力最强、配套功能最全、科技水平最高的会展产业新高地。

  我市还将持续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和全国影响力的品牌会展项目,进一步扩大展会的影响力,打造更多国家级知名品牌展会项目,建设会展产业群,培育和引进专业展会项目,提升会展业服务保障水平。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