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政务服务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站群导航
关闭

行政区划

开发区

部门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往期回顾

“世界气象日”谈天气

时间:2019-03-21 13:47 来源:
【字体: 打印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长春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2019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我们请到了长春市气象局副局长杨志东做客访谈室跟大家聊一聊今天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和长春市近年来的气候特点及天气气侯事件。     
[主持人] 早上好,杨局长。     
[杨志东] 早上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与天气”,为什么会选定这样一个主题呢?     
[杨志东] 太阳是一颗恒星,距离地球近1.5亿公里,是太阳系的核心。在超过45亿年的时间里,这个发光发热的等离子球一直是地球上天气、气候和生命背后的驱动力。太阳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提供动力能量,它驱动天气、洋流和水文循环,它和我们的心情以及日常活动息息相关。 没有太阳的稳定的光和热,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复存在。太阳的热量使我们星球上的液态水成为可能。所有生命(细菌、植物、昆虫、动物、人类)都需要液态水才能生存。太阳为水文循环提供动力,不断将水蒸发至大气中,然后再落回地球。      
[主持人] 全球气候变暖和太阳的活动有关系吗?     
[杨志东]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所引起的气候波动是以千年的时间尺度计算,而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气候变化自工业化时代开始就已经发生。目前气候变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使生态系统和人类皆难以适应。 过去30年开展的卫星测量显示:太阳的能量输出没有增加,最近地球上观测到的变暖不能归因于太阳活动的变化。 正在造成冰雪融化和大气海洋升温的原因是由大气中的长寿命温室气体驱动的。2017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5.5%,并在继续上升。自1990年以来,长寿命温室气体使气候增温效应增加了41%。在过去的十年中,二氧化碳在增加的辐射因素中约占82%。 如果延续目前温室气体浓度的趋势,到本世纪末,我们可能会看到温度上升3℃至5℃。这远高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目标(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控制在2℃以下,并尽可能接近1.5℃)。 据气候模型预测:大多数陆地和海洋区域的平均温度将继续升高,大多数人居地区出现极端高温的现象将增加,一些地区将出现更多的强降水,而有些地区将有更大的干旱的可能性。随着全球变暖,与气候相关的卫生、民生、粮食安全、供水、人类安全和经济增长风险预计将上升。      
[主持人]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普通市民对于长春的天气最大的印象可能就是冬天比往年要暖和,那么作为专业的气象研究单位来说,长春市去年的天气气候特点主要是哪些?     
[杨志东] 2018年长春市气温略高,降水略多。全市年平均气温为6℃,比常年高0.4℃;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74.9毫米,比常年多18.1毫米。但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时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屡屡打破近五年、近十年甚至过去六十年的记录。     
[杨志东] 年初气温偏低,刷新五年来最低记录。2018年1月21 -25日全市平均气温-26℃,比常年同期-16.1℃低9.9℃,居过去六十年低温的第一位。其中,24-26日各地最低气温均降至-30℃以下,长春市区连续三天最低气温均为-30.3℃;其它县(市、区)分别为:榆树-35.8℃、九台-35.7℃、德惠-35.6℃、农安-34.6℃、双阳-33.6℃,除长春市区外,其它县(市、区)均达到严寒标准,各地最低气温都达到近五年低温极值。     
[杨志东] 春季阶段性干旱,严重影响春播。2018年4月15日-5月20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9.7毫米,比常年少八成,居过去六十年同期少雨第一位;日平均气温为15.6℃,比常年同期高3.1℃,居过去六十年同期高温第二位;加上前期降水不多、回暖较快、大风天数多,土壤水份迅速蒸发,大田墒情普遍较差,对春播造成严重影响,北部市(县)出现罕见旱情,并持续到初夏。     
[杨志东] 夏季“桑拿”天气频现。2018年夏季(6-8月)全市的平均气温为23℃,比常年高1℃,居过去六十年夏季高温第四位;最高气温32℃以上的高温天数多,以长春市区为例,高温天数为15天。其中,6月1-2日连续两天出现34℃以上高温,榆树甚至达到37.7℃(6月2日),为过去六十年长春地区极端高温的第三位;7月21日-8月4日持续出现闷热天气,全市平均平均气温为26.7℃,比常年偏高3.2℃,居过去六十年同期高温第一位。     
[杨志东] 初秋多阴雨。2018年9月出现16个雨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0毫米,比常年44.6毫米偏多近六成。连阴雨天气多农作物成熟不利。     
[杨志东] 冬季高温少雪历史罕见。2018年12月到2019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0.8℃,比常年-13.3℃偏高2.5℃,居过去六十年高温第三位;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3毫米,比常年少六成以上,是过去35年降雪最少的年份,居过去六十年少雪第四位。特别是2月15日开始气温迅速上升,2月17日以来白天最高气温均在0℃以上,其中2月23日各地最高气温均在10℃以上,德惠最高气温达11.4℃,2月出现10℃以上的温度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主持人] 2019年春季我市的气候预测的情况怎么样?     
[杨志东] 预计春季(3~5月)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全市平均气温为8~9℃,比常年7.2℃偏高,与去年8.3℃相近;回暖早,但冷暖变化剧烈,后春可能有阶段性低温,终霜将出现在4月末至5月初,比常年略早。全市平均降水量为80~90毫米,与常年83.4毫米和去年90.0毫米相近;但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且阶段性变化明显,有明显少雨时段,可能导致部分区域气象干旱,第一场透雨(日降水量≥10毫米)将出现在5月初,与常年接近或略早。大风日数约8~10天,比常年略少。     
[主持人] 2018年是暖冬,气象条件对于2019年的春耕并不是十分有利,那气象部门为应对今年备耕春播气象服务做了哪些准备?     
[杨志东] 去年冬季以来,我市呈现明显高温少雪的气候特点, 全市积雪覆盖面积极少。根据市气象台预测,今年春季我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很大,加之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天气气候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春季又是大风、沙尘、干旱、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季节,也是农业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火的关键时期。我们气象部门要充分认识今年春季气象服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高度重视,强化部署,围绕实际需求,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相关要求,积极投入春季气象服务各项工作中。     
[杨志东] 一是加强春季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针对春季易发的大风、沙尘、寒潮、雨雪、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特别春旱、倒春寒、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及时做好监测预报预警。面向政府及各部门要全力做好决策气象服务,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产品质量;面向公众、重点单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要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手段,努力实现服务信息的智能推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作用,有针对性开展公众气象服务。 加强与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的合作,确保机构改革过程中服务的无缝对接,形成气象防灾减灾合力。     
[杨志东] 二是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据初步预测,春季农业生产期间,我市气象条件总体偏差,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形势变化,加强对雨情、旱情、墒情的监测和分析研判,进一步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敏感性,深入走访调研,了解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及时开展春耕春播专题服务。要加强与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沟通,强化信息交换共享,切实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质量。     
[杨志东] 三是做好春季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工作:目前我市即将进入春季防火关键期,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气象部门要重点做好大风、高温、干旱等对森林防火工作不利天气形势的监测、预测和研判,及时向政府和森林防火相关部门做好服务。及时与森林防火部门联合发布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预警。一旦出现森林火情,全力做好扑火气象服务,必要时根据需求开展现场服务。     
[杨志东] 四是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织制定年度作业计划,早准备、早安排、早部署,切实做好人员培训、装备检修和弹药购置,全力做好增雨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科学组织增雨作业。要加强增雨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推进“37”高炮自动化改造工作,加快弹药物联网等现代化建设成果在业务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科学作业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杨志东] 五是做好科技支撑保障:不断完善各类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平台,充分利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建立智慧型、精准化的气象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主持人] 杨局长刚刚提到了“厄尔尼诺”现象,这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杨志东] 去年(2018年)入秋时,热带东太平洋就从一次较强的拉尼娜事件的结束,迅速转入厄尔尼诺状态,到目前已经持续了半年。从海水温度偏高的程度来看,这次是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或者拉尼娜事件通过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很大影响,它直接导致热带东太平洋到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变化,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也有一定影响,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异常。 对于我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杨志东] 关键词一、暖冬   冬季,亚洲大陆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而海洋上相对暖和得多,气压相对较低,空气从高压部分流到低压部分,从大陆流向海洋,因而我国大部盛行来自高纬度的西北气流,常有寒潮和冷空气天气过境,气候寒冷而干燥。冬季风的强弱是导致我国冬季冷暖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冬季,东亚极锋锋区位置往往较常年偏北,冷空气活动也偏北、偏弱,而南方暖气团势力相对较强。   据统计,近50年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出现了暖冬,1990年代厄尔尼诺频繁发生,中国连续出现暖冬。因此,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出现暖冬的机率较大。      
[杨志东] 关键词二、干旱和洪涝   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南季风盛行的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到内陆地区,产生丰沛的降水。我国东部的雨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向北推移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5月,副高的位置偏南,我国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到7月,副高向北推移,跳到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多雨天气,这就是著名的江淮梅雨;7月中旬,副高再次北跳,雨带移到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处于副高控制下,进入伏旱期;8月中旬,副高达到最北的位置,东北、华北、河套进入雨季。8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开始向南撤退,东部地区的雨季相继结束。由此可见,副热带高压对我国气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副高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比常年偏强或者偏弱,都会造成我国东部地区旱涝异常。   厄尔尼诺年的夏季,由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哈得来环流加强,导至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但西太平洋海温降低,大气对流活动减弱,却使副高位置偏南。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副高对厄尔尼诺的响应要落后几个月,因而往往厄尔尼诺发生第二年这种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一些。另外,受环流形势的影响,冷空气活动比较偏南,加之夏季风偏弱,暖湿气流北上势力不强,因此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季风雨带也随之偏南,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以至发生洪涝,黄河及华北一带少雨并形成干旱。   据历史数据统计,近50年来的大多数厄尔尼诺年中国夏季主要雨带都出现在淮河以南地区。比如1969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持续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多次出现大雨或暴雨,发生严重洪涝。1983年夏季,长江流域梅雨强度与1969年相当,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5成到一倍半。强厄尔尼诺的1997年,夏季主要多雨带出现了长江以南地区,而北方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长期干旱使得水资源严重减少,黄河下游发生了累计220多天的断流事件。1998年受到厄尔尼诺的滞后影响,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   此外,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的秋冬季,我国东部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型。即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少,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      
[杨志东] 关键词三、东北冷夏   厄尔尼诺与我国东北夏季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年的夏季,我国东北地区冷空气活动势力往往加强,导至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异常偏低,形成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减产。   1951年以来,东北地区曾多次出现夏季低温冷害,特别是1954、1957、1969、1972、1976等均为范围较大的严重低温冷害年,除了1954年为拉尼娜事件外,其余都是厄尔尼诺年。不过,厄尔尼诺和东北冷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厄尔尼诺极强的1997年,东北夏季反而异常偏高,说明厄尔尼诺可能并不是东北冷夏的唯一影响因素。      
[杨志东] 关键词四、热带风暴偏少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是全球热带水域上生成热带气旋最多、发展最强的地区,我国也是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热带风暴伴随着狂风暴雨常常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在我国南方伏旱季节,它又是南方降水的重要来源。   西北太平洋大部分热带气旋都是热带辐合带的低云或者云团发展起来的,而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时,热带西北太平洋则变冷,大气稳定度增加,不利于积云对流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发展,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也就相应的会减少,登陆我国的数量也会比常年偏少。 不过,我国的天气和气候变化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洋、冰雪、陆地热状况、季风、大气环流等等。由于预测厄尔尼诺事件还将持续一段事件,春、夏季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可能性较大,我市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率较高。      
[主持人] 看来今年整体的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种植来说较去年会更有利一些,广大农业种植户要关注气候变化,科学进行农作物种植。城市居民也要多关注天气变化,避免疾病发生。 非常感谢杨局长做客我们访谈室,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欢迎继续关注长春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再见。

编 辑: